书非借不能读,还是你不够用心?

荡秋千听故事

时间:2021年12月20日 .共发320篇. 14关注

读书是件高尚的事,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文明,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人觉得读书无用,或者没有正确理解读书的意义,片面地把读书当做谋生的手段、炫耀的资本、附庸风雅的工具,没有积极主动读书的意识,从而编织出“书非借不能读”的理由,借此为自己的懒惰和不用心解脱。

45454.jpg

我们从小就开始读书,还在娘胎里时,便被动地接受胎教,家人用不同的嗓音和语调朗读名著名篇,谁也不记得究竟懂还是没懂。漫长的学习生涯,一直在读各种书中度过。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为考试而读书,为跃龙门而读书,为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而读书。学校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将伟大的读书活动庸俗化,使人人觉得,读书有一个终极目的,是为了生计,为了有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校期间,读书的范围比较窄,仅限于学校规定的教材和少数课外阅读书目,其中的大多数还属于工具书的范畴,这样的阅读并不能带来快感,常常是枯燥无味的,许多人都厌倦这样的读书过程,恐惧学校和考试。

读书读成这个样子,是教育的失败,而不是书的吸引力在下降。书的魅力要靠读书者自己去发现和挖掘,倘若没有主动性,书只能成为拖延症的牺牲品,想起时拿出来一目十行地翻一翻,想不起来,就只好放在书架上蒙尘。

借来的书,因为是要还的,有时间的限制,自然会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推动你去读,这个压力起源于信誉,是在那个协商好的期限之前兑现的承诺。读书人的事儿,常常名声高于一切,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所以才会有效地完成阅读过程。借来的书,一方面是主动阅读,另一方面还有被动阅读的因素存在。

而真正用心来读书,借与不借并没有区别,考虑最多的是书的内容与形式是否符合自我标准,这是会读书之人精挑细选的地方。

99c2892cec2543ffbc82d237988c6565.jpg

有些人读书,读出了自己的风格,首先是类别的侧重,喜欢文学类的,喜欢历史类的,喜欢科学类的;其次是内容的优选,在读书之前,会参考许多书评,了解一下别人是怎么评价的,觉得有理,便买来或者借来这本书,认真研读,与书评对照,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评分很低的书,就直接pass掉,根本就进不了视野;还有对作者的好恶,喜欢一个人没有理由,看到此人的文字就莫名的停不下来,只要是此作者的作品统统照单全收,不管小说、散文、杂论还是段子,就是喜欢,管得着吗?也有挑选出版社的,商务印书馆的书,好,一本一本买来,读完之后收藏起来,每天只要看一眼书脊封面,心里就暖暖的。中信出版社的书,漂亮,不管打不打折,不管是不是你业务范围内的书,愿意破费,于是满书架的书全是中信的标。

倘若兴趣满满,做任何事情都会轻松许多。兴趣来源于内心的热爱,爱一个人,爱一件物品,爱一本书,都是激发主动性的动机。读书的兴趣必然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是自我意识完善的缓慢过程。没有人天生就喜欢读书,也不可能生来就会读书。我们是从读书的行为本身,醒悟,理解,深入,觉悟,然后才热爱,是在读书中尝到了甜头,认识到读书不仅仅是图一个短视的目的,还有更积极的意义。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灵巧,读书使人理性,读书使人心静。读书的好处看似很多,却没有一个是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读书是修身养性,而不是强身健体,绝对没有今天读一本书,明天就大彻大悟的功效。

爱书之人分两种,一种是爱“书”本身,爱好收藏书,爱好各种孤本善本,而其自身却不喜书的内容,书中讲的是什么也不关心,只是把书当做艺术品来对待。还有一种是真正的读书,关注的是书中描述的思想、观点、风土人情等,而书本身好看与否,精致与否,并不太在意。也有两种结合在一起的,那必然是读书人中的翘楚,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无论什么样的爱书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书这种人类进化发展历程中的瑰宝致敬,是值得称颂的行为。

令人遗憾的是,国人中常读书的少之又少,有些人一年里也不见得能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碎片化时间,造就了短阅读、浅阅读和快餐式阅读,心情浮躁到无法深入到读书之中,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是各种一眼就看完的段子和搞笑视频,获取心理上的片刻轻松。而真正想从中提升认知能力和某一领域的游刃有余,却是不可能的事儿。

R-C (27).jpg

在这样的氛围下,即便是借来的书也可能读不进去,或者压根就不借,完全沉浸在段子手营造的肤浅里,只要表面上生活是幸福美满的,还费那个劲儿干嘛?

长此以往可是不行,值得庆幸的是,网络上依然活跃着一部分有远见的人,宣扬读书的力量,号召更多的人重新拾起尘封已久的书籍,沉下心来,让思想升华。比如签到读书,比如组队对抗惰性阅读,比如设置一个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等。

无论形式如何改变,读书的实质却始终如一,不但要读过,还要读懂读通,并且从书中采撷资源,加工成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一些牛人的读书笔记和书评,简直就是神话,让人膜拜,但你能想象这样的牛人在读书的道路上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是多么的热爱?是多么的欲罢不能?要达到他们的境界,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不管什么时代,都会出现读书无用的论断,因为读书本来就不是为了功利,不存在有没有用,但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更快乐,即使远离功利金钱,也能优雅地过好一生。

书非借不能读,只是个玩笑式的借口,真的想读书,必须要用心!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