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真的不能实战吗

唐璜

时间:2019年12月03日 .共发184篇. 2关注

论及武术的实战话题,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即武术的来源及分类。现而今谈到武术,稍有常识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武术已经沦为表演套路,是花架子,而真正具备技击,也就是所谓实战功能的应该是散打或者自由搏击。殊不知,散打和自由搏击本就是传统武术的一部分。

ryansensei4.jpg

是对武术认识精深一点的人会谈到武乃止戈之意,其实止在古语汇中为半步之意,武的意思是在半步之内自保平安,及危险临近身边时首要自保。说到这里可以稍微点题,中华武术的起源,其实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种族的武术都是其先民在与自然界的飞禽猛兽的斗争中演化而来的。当然这其中还要摈弃掉那些外来拳种的因素,如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武术的历史占据其中四分之一重,中华武术距今已有四千两百面历史。也因此,世界上有不少武术的拳种其根源就在中华武术。

中国自古就是广袤的大陆,因此先民遭遇飞禽猛兽首先选择的必然是躲避,因此中华武术多闪展腾挪的招式,而因文明开化较早,中华先民很早就学会了使用器具,也因此中华武术从发轫时起便伴随着兵刃的发展,即器械武术。而大陆多以大型猛兽为主,所以中华武术自始便空手踢击以及打拿关节为主,很少有拳打和缠斗,毕竟人与兽在体力上悬殊甚大,缠斗的结果显而易见。

缠斗的武术多发源与岛国,比如希腊与日本,有籍记载最早的缠斗武术,摔跤,就起源于希腊,日本和中国三方,毕竟中国自古便地大物博。而缠斗武术的起源决计是与先民和岛国多出没的软体物种相关。

仅就中华武术而言,既然一开始就是与飞禽猛兽的斗争中而来,因此武术的发端就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及至商周时期,因礼乐初萌,武术也加以演化,自商周起,武术就具备的表演的功能,也就是说此时中华武术已经开始分化为表演和技击两类,而非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

v2-63ef6f104f2bbf395d5d1f2b7743cbca_1200x500.jpg

而武术表演功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程式化固定则是到了元代,随着杂剧的兴盛,大量不得志的文人流连于乐坊欢肆,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关汉卿,王实甫,纪君祥,马致远等,他们在创作才子佳人的剧作时,为迎合更为广泛的视听趣味,不免要创作一些武术杂技。此时便同时出现了专门负责涉及杂剧表演重演武场景的武人,这类人也可以看作是当今武术指导的先驱。这其中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彼时剧目表演已经是上流社会的一种存在,表演与观看的多是元人,因此武人在指导剧目打斗场面时,定不会将武术中的必杀技传授于异族元人,更多的是一些闪展腾挪的花式技巧,杂耍式的表演武术至此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作为武术实战功用的必杀技并没有因上述原因有任何退化和消弭,只不过是在民间悄悄流传,到了清末民初,像董海川,杨露禅,陈发科,孙禄堂之类的大师级人物是否都已经是技击武术的绝响倒的确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th(24).jpg

新中国成立之后,基于大团结的基调,技击武术显然有些不合时宜,因此也不再被提倡,武术演练性功能得以极大发挥,我们如今对于武术技击性的质疑也多源于此。而在讨论此类话题的过程中总不免要以某些代表人物来阐释观点,当然被拿出来讨论最多的必然是活跃于影坛的大佬级人物,再加上一些后起之秀,比如,成龙,李连杰,洪金宝,吴京,赵文卓,甄子丹,周比利等,而李小龙自然是绕不过的一个人物。

讨论以上人物的实战能力之前我先抛出一个个人观点,在既定的观念中大家或许没有注意到,在我们先验性的认知上,实战能力越强的好似对于武术套路就并不擅长。也就是说,我们在论及技击时,习惯性上会认定套路练习是无用的。

从个人偏好的倾向性出发,我先来说说李连杰,因为不喜欢拾人牙慧,对于李连杰的冠军次数等话题不复赘述,纵观李连杰的电影,甚至是纪录片(《东方巨龙》),不难看出,李连杰对于现代搏击的概念相对模糊,其套路动作舒展大方,几乎是武术表演教科书级存在。说的再具体一点,李连杰的武术动作几乎没有现代“拳法”,即所谓的直拳,勾拳,摆拳,其上肢技击动作多锁,拿,或者是以上肢锁拿动作来辅助下肢踢击动作的展开。当然,肯定会有人以《精武英雄》来反驳我这个观点,但是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李连杰在《精武英雄》的动作,涉及拳法的动作集中在与钱小豪和周比利对垒的两场打斗中,但是大家应该关注到,即便有拳法的存在,其拳打也仍旧是辅助性作用。

20160826051958696.jpg基于上述,我是不是在否定李连杰的实战能力呢?其实不然,我对李连杰的实战能力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原因有二,其一,李连杰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更容易在实战中躲避打击;实战并不是说一定是一方出手直至将对手击倒,实战是你来我往的较量,纵使你的拳脚势大力沉,但是招呼不到我身上也是白费力气;其二,李连杰对于传统武术的修炼异常精深,其实在纪录片《东方巨龙》中已经有所展示,李连杰在拍摄《少林寺》之前曾因为错失前一部电影拍摄新生愤懑,逃离了一段时间武术队,而每天流连于北京各大公园,跟随民间拳师习练武术,他的三大内家拳太极,形意和八卦就是此时习练的,值得一提的是传授他太极的老拳师正是太极名家吴图南。在电影中李连杰表演出来的太极总有些让人感觉似是而非,原因正在于此,我们耳濡目染的多是陈式太极,而李连杰演练的是吴氏太极;其三,李连杰在兵刃上的造诣极高,既然说到实战,自然是以命相搏的那种,如果说拳脚上李连杰对于现代搏击稍显欠缺,但是对于兵刃的造诣只怕在众多专业武术运动员,技击名家,以及动作明星中尚无出其右者。

再次说说成龙,我们更多的都认定成龙的动作是杂耍,善于借助环境进行动作设计,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强化,甚至演变成了固定模式;但是成龙的实战能力也并不容小觑,建议大家去看看一部并非成龙主演的电影《迷你特攻队》,其中成龙短暂出场的打斗动作,绝对代表着成龙动作的巅峰水平。另外我们一再固化成龙的动作是杂耍的概念,其实成龙是练白眉拳的,这是一个发端于明末清初的拳种,其特点就是以攻代守,完全不存在成龙在电影中表现得上蹿下跳得特点,而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拳术。

香港影坛中的确有那么几位打出来的动作明星,如洪金宝,梁小龙,陈惠敏,既然说到梁小龙,顺便也就提一句徐小明。

洪金宝的实战能力可以从成龙的回忆录里得窥一斑,成龙,洪金宝,元彪三人年轻时曾在外闲逛,看到五六个人骑着拉风的摩托车,因为羡慕,三人吹了口哨,结果招致围殴。据成龙回忆,当时的他和元彪两人已经被震慑到呆若木鸡,而洪金宝一人力战五六人,居然是大获全胜,因为无法找到原文,我恍惚记得是说,当时有个家伙的牙被洪金宝打掉了好几颗。

近来有些文章好像是在鼓吹有些功夫明星是有拳茧的,因此实战必然不会差,其中提到的就有梁小龙和陈惠敏两人,其实梁小龙正式练武的时间稍晚,一说是十五岁进入邵氏后跟随其叔叔梁小龙练习北派腿法,一说是直到二十多岁是才拜在刘家良门下学习南拳,总之他的拳路比较野,曾有过空手战败十余名持刀歹徒的记录。

至于陈惠敏,只因李小龙一句拳有陈惠敏,腿有李小龙的说法而煊赫一时,如今网上还找得到这位老人家当家和日本拳手的对垒视频,的确虎虎生威,那场比赛成龙也在经纪人陈自强的陪同下亲往助威。也是从该视频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所谓实战乃是进退有据,攻守兼备的功夫,绝非拳来脚往的影视镜头,还得以配上翻腾跳跃的动作。成龙当日接受曹可凡采访时提到自己被五六人围住,他首先想到的是桌上有两个烟灰缸,如若动手,自己首先要抄起烟灰缸去砸人,而不是像自己在电影中那样冲上去一顿拳打脚踢。

徐小明的路数和梁小龙类似,我对这位老人家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他在作导演的时候市场会遭遇片场被小混混收保护费,而这位老人家总是拳脚相加将对方打跑。

因为本篇旨在论述中华武术的实战性,所以就将周比利,卢惠光修习泰拳的两位高手排除在外了。

最后还是不得不提到李小龙,我自身也曾经有过六年的健身和跆拳道训练史,因此对于纸上谈兵的东西一向不感冒,目前大众对于李小龙的评价已经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神话,一个是过度弱化。李小龙本身也是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范,在欧美日韩李小龙可谓声名远播,而且是将功夫写入英文词典的第一人。可是在国内,尤其到了近代,在国民自信极度膨胀的大环境下,目空一切,质疑权威,打倒榜样像极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学术去精英化的氛围;同时依然存在一些人过度神话李小龙,认为其实战能力空前绝后,任何一个人在李小龙面前的结局只能是倒下。

众所周知李小龙的传统武术根基是咏春拳,其实他的启蒙拳术是太极拳,是由其武丑父亲李海泉传授。只是李小龙在修习了太极拳之后在与同学的较量中败北,让他对这门功夫始终心存芥蒂。我们今天把李小龙称之为武术哲学家毫不为过,虽然在文章开头我便提高散打与自由搏击本就起源于传统武术,但是只怕很少有人了解,现代散打的警戒式就是李小龙的首创。而且从我六年的锻炼经验总结,几乎所有的实战高手几乎都是反架警戒,即攻击侧在前,这其中就包括李小龙,李连杰,成龙,洪金宝,甄子丹,以及超级散打王柳海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李连杰在电影中的技击警戒式多采用形意六合拳的起式,形意六合拳的原始起式是正架的,但是李连杰也给改为了反架(正架反架大家可以自己度娘)。

李小龙的战力在当时代应该是佼佼者,原因有三,第一,他具备改良拳术的能力,试问传统武术流传千年,如若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删其实并不难(李连杰在美国开馆授徒时曾自创满江红拳,其实就是对传统武术的增删);但是要进行革新就要有一定的天赋和灵性,而且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并非只是对传统武术的革新,对其他族类拳种的借鉴,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自己一套完备的武术体系和理论;其二,李小龙截拳道中“连消带打”这一概念的确立完全颠覆并超越了技击武术攻守兼备的局限,攻守兼备虽然从理论上讲求攻中有守,守中有攻,但是在实操中很难做到;李小龙的理念则是在消去对手攻势的同时进行打击,而不是反击,换句话说,李小龙的截拳道其实完全是一门进攻的武术;第三,李小龙用自己的身体向世人证明了他的确具备强悍的战斗力,具体说到他的二指禅俯卧撑,拳重,及出腿速度及爆发力等因为网上有视频为证,在此不一一赘述。

但是李小龙也有其特定的时代局限性,这其中包括理论形成的时代局限,实操的时代局限,聊举一例,李小龙的侧踹必然伴随着垫步,或许我们可能认为李小龙并没有完全发展出原地侧踹,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他在《猛龙过江》中与罗伯特沃尔对战时就使出了原地侧踹,但是明显还有细微垫步的动作。或许这个动作也导致了一些现代技击高手们的非议,因为垫步势必会浪费时间,在实战技击中速度就受到牵制,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一点,现代无垫步的侧踹就是从李小龙的动作发展来的;至于李小龙干净利落的高鞭腿,时至今日我还从没有再看到过。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