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诗话(三)

田子壬

时间:2021年08月14日 .共发16篇. 0关注

十、气势雄浑境界高

——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我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不朽名篇。这些不朽名篇之所以不朽,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意境美。在多如繁星的唐诗宋词中,意境高妙的诗词佳句真是举不胜举。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句精美的诗句,就是一幅幅壮阔的画图!这里,笔者着重来分析以下三首词中的意境。请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详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词苑丛谈》卷三)。我们今天透过该词,首先仿伄看到了一幅多么鲜明、意境高妙、气势雄浑的长江图画!作者通过这幅图画抒发了他的万丈豪情!

再看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意境: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上片以山水起势,雄浑而不失清丽。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以下七个短句,一气呵成。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凸现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这时的辛弃疾到南宋已有十二年了。他是在金朝统治区长大的,对女真贵族的压迫怀有深刻的仇恨。当年,他为了坚持抗战,统一祖国,率领抗金义军来到南宋。如今十二年已经过去了,抗战却化为泡影。他登上赏心亭,凭栏遥望祖国的壮丽河山,勾起了心头的无限感慨。我们今天透过该词,仿佛看到了作者首先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秋高气爽、水随天去波澜壮阔的画面,然后作者就站在这画里抒发了渴望跃马杀敌、收复中原的迫切心情以及没有人了解他雄心壮志的苦闷。一个爱国将领坚持抗战却报国无门的形象跃然眼前、栩栩如生!

    我们再来看看毛泽东的《沁园春 》的意境: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 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雪花纷飞的场面,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

 严格来说,意境也是一种形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好比图画中的背景或画面,因为它有意,所以叫做意境。它和形象的区别,在于它比形象提供了一种更为壮阔深厚的画面和内涵,在此意境中,还有很多具体的形象。如前面所举的“大江东去”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楚天千里清秋”中的“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北国风光”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都是维妙维肖的具体形象描写。总而言之,不论是“大江东去”也好,“楚天千里清秋”也好,还是“北国风光”也好,所有这些不朽名篇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作者在词的开头就给人描绘了一幅气势雄浑、意境高妙的壮阔画面,从而体现了诗词和诗人豪放的艺术风格,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后人进行诗歌创作时借鉴。

 

 

十一、没有真情不作诗

——诗歌的情感美

 

诗歌必须具备有强烈的情感。所谓诗情画意,说的就是诗须有情,画须有意;无情未必是好诗,无意未必是好画。一首诗歌抒发的情感越强烈,就越是一首好诗。

请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成为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诗。

再看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辉。

——此诗亲切而真诚地吟颂了既普通又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蔡琰的《悲愤诗》(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悲愤诗》(其一)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字字是血,句句是泪。通观全诗《悲愤诗》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成就。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将叙事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为叙事诗,但情系乎辞,情事相称,叙事抒情,局阵恢张,波澜层叠。以自己遭遇为主线,言情以悲愤为旨归。在表现悲愤的感情上,纵横交错,多层次,多侧面。她的伤心事太多了:被掠、杖骂、受侮辱、念父母、别子、悲叹亲人丧尽、重嫁后的怀忧,诗中可数者大约有七八种之多,但是最使她痛心的是别子。作者为突出这一重点,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前后有三四次念子的艺术描写。别子之前,从略述边地之苦,引出感时念父母,已为念子作影。(《古诗赏析》)正面描写别子的场面,写得声泪俱下。同辈送别的哀痛,又为别子的哀痛作了衬托。赎归上路后,又翻出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一层。见得难以割舍的情恋,是因别子而发。至登高远眺望,神魂忽飞逝,又暗收念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别子是诗人最强烈、最集中、最突出的悲痛,从中可以看到一颗伟大的母亲的心在跳动。诗人的情感在这方面挖掘得最深,因此也最为动人,这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匠心之所在。

《悲愤诗》的真实感极强,诗中关于俘虏生活的具体描写和别子时进退两难的复杂矛盾心情,非亲身经历是难以道出的。诚如近代学者吴闿生所说:吾以谓(悲愤诗)决非伪者,因其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所能代也。(《古今诗范》)沈德潜说《悲愤诗》的成功由情真,亦由情深也。(《古诗源》卷三)足见它的真实感是有目共睹的。它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堪称建安时期叙事诗的双璧。

    正如有博客所评:蔡文姬的《悲愤诗》,所表达感情真实,字字述说伤感,句句道出复杂揪心情绪,非亲身所经历,是完全无法表达得如此真实真切。《悲愤诗》,悲愤二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为百姓悲愤,为自己遭遇悲愤,为国家动荡不安悲愤!悲痛世态凄凉,愤怒乱世无道;悲痛自己命途多舛,愤怒自己生于乱世;悲痛自己生活颠沛,愤怒命运不公……一次又一次的不幸,忧伤占据她的内心;一次一次打击,悲苦侵袭她的整个思绪。《悲愤诗》所塑造的感情酸楚激昂,辛酸过后更是悲愤交加,激起读者的内心情感,同情诗人遭遇,悲愤社会腐朽,使人久久不能忘怀。这样的生世,怎能不让人悲愤?……充分可见,流传千古的《悲愤诗》所获高誉确实有目共睹,具有以诗证史的重大意义。《悲愤诗》是继《孔雀东南飞》之后,在叙事诗史上的一大突破,开创了叙述诗先河的典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不朽之作,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奇葩,优美风景线。蔡琰的诗,有她所处的独特的时代,有她生活的影子,有她的血肉身躯,有她的身心故事,更融进了她的全部生命,全部灵魂,让诗人名垂诗史。

这就是诗歌的情感美。诗歌如何才能做到有情感美呢?

诗歌必须有感而发所以“无病呻吟”不是诗。所谓有感,就是对生活所遇到、所观察的人、事、物的感受。诗歌的情感,往往都是要通过作者对人、事、物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想象,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如果没有感受,那就不要勉强作诗。只有当你对生活所遇到、所观察的人、事、物有了深刻感受、胸有成竹以后,你才可以欣然命笔。你的感受越深,诗歌写出来所表达的情感就会越强烈。如蔡琰的《悲愤诗》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诗歌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呢?有一种叫直抒胸臆。如前所说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虜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就是直抒胸臆的范例。

另有一种叫触景生情。如李白的《静夜思》,诗人在静夜里看到床前的明月光以为是地上的霜时,抬头望见了当空的一轮明月,低头不禁思念起故乡来,这就是触景生情。就这么简单的几行诗,描写了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却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成为千百年来让人琅琅上口传扬不朽的名篇。

还有一种就是借景托事抒情。有些诗表面看来诗人好象并没直接抒发情感,也没触景触事生情,他似乎只是写景叙事,但他却通过写景叙事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做到情景、情事交融,寄情于景于事于意象之中。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字里行间体会出来,感受得到。这就是借景托事抒情的功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孟郊的《游子吟》等。

须怀实感方动笔,没有真情不作诗。这就要求广大诗歌作者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的人、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人、事、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后,方可进行诗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诗来。

 

 

十二、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歌的形象美

 

诗歌,需要诗人丰富而又贴切的形象描写,这样写出来的诗歌才能鲜明如画,做到诗中有画,吟诗如看画,给人美感,打动人心。这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描写。作者把要描写的人事或景物直接用文字表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体会。请看被世人称为“诗中有画”的唐朝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另一种方式是作者把要描写的人事景物,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运用形容、比喻、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表达出来,从而让读者直接看到和体会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请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阳光照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挂在山前。瀑布飞流直下好象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诗人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比喻为银河落九天,想象何其形象、贴切、自然!又是何其丰富、大胆、夸张!

再看辛弃疾词中的想象描写: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详见《青玉案 元夕》)

——元夜花灯很多,到处张灯结彩,连树木都挂上了彩灯,象一阵风把千树万树的花吹开了似的。绚丽的焰火纷纷落下,又好象是满天的星星吹落下来一样。

诗人把彩灯比喻为东风夜放花千树,把焰火比喻为落星如雨,也是非常形象逼真!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详见《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月在天空移动,发出金色的光波。天空的月亮象新磨的铜镜那样明亮。

将月亮比喻为铜镜,十分贴切自然!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详见《沁园春 灵山齐庵赋》)

——重叠连绵的山峰,如万马西驰,又回旋向东。迅猛的急流从山上倾泻直下,倒溅的水花象无数珍珠跳起;小桥横跨在急流上,象一钩新月一样。

将众山比喻为万马,水花比喻为跳珠,小桥比喻为缺月初弓,实在高妙!

以上这些,都是一幅幅多么美的图画啊!诗人就象一个杰出的画家,仅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勒出如此美丽的画卷!为什么会有这样形象贴切的比喻?我以为这主要来源于诗人广阔的胸襟、非凡的想象力以及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感受,很值得我们后人进行诗歌创作时效法和借鉴。

 

 


十三、大珠小珠落玉盘

——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必须具备有音乐般的语言。所谓音乐般的语言,就是这种语言必须在发音时平仄互错,而且要讲究押韵。这样才能使人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它的平仄是这样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显得错落有致,加上押阴平声:烟、川、天,而且一韵到底,使人读起来象唱歌一样,格外好听。

又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此诗之所以广为传唱,除了它具有简炼易记、表达的思乡情绪容易引人共鸣外,诗歌所押的阴平音韵琅琅上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李白在诗歌的音韵方面是堪作后人的楷模的,故世人有“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的美誉。

还有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他十分精通律,他的词也是琅琅上口,在音韵方面是非常美的。请看他的《浪淘沙》一词: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百读不厌。假若你用潮汕方言来读,那更是如同唱歌一样,十分悦耳动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这要归功于作者所用的平水韵。词中所用的字韵:潺、珊、寒、欢、栏、山、难、间,在古诗韵平水韵中都属于上平声(即阴平。当然,这些字韵在今天现代汉语中读音是不同的),这些字韵的读法都是大开其口的,加上是上平声,让人读起来就觉得特别响亮,极富音乐美。此外,作者在词律平仄音中还注意阴阳上去等声错落有致配合运用,这就更让人读起来抑扬顿挫,如歌似曲了。透过此词,足可见作者是多么精通音律!

清初文学家余怀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如果说,锦心秀口是李太白之文章,那么琅琅上口即是李重光之词章了。

以上两位诗人在音律方面贡献是杰出的,值得我们后人作诗时学习。假如你在作诗时也能考虑到音律,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你的诗歌水平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古人在诗歌的音乐美方面是比较刻意追求的,特别是在诗与歌、舞逐渐分离的情况下,就更讲究诗的音乐美了,其发展结果就是后来的律诗和绝句。对于律诗和绝句,有好多严格的规定和固定的格式以及禁忌,故称为格律诗。对于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如基本的字数、句式、平仄、对仗、押韵等,我们要很好地给予传承,要不就不能成为其格律诗了;但对于其规定过严、禁忌过多的一些要求,如蜂腰、鹤膝、孤平、下三连等禁忌以及每一首律诗或绝句押韵只能押平水韵的某一部等要求,反而束缚了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过于呆板和防碍诗歌发展的绊脚石。特别是在社会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一些现代词汇本身就没固定的平仄要求,我们不应改变其结构而生硬入诗;现代汉语发展至今只有四声,己和原来的唐音不相符合,我们也不应仍按平水韵的要求来写诗。我以为,今人写格律诗,对于平仄能够基本符合要求则可,且应允许因内容需要而变通;对于押韵,能够参照中华新诗韵也就行了。我们不应该紧抱住古人定下的那些死教条而吃古不化,因为我们不是古人!如果我们仍然墨守陈规的话,这就无异于拿古人的绳子来勒束自已的脖子!古人尚且能不受格律的限制,那我们还不如古人!这是我们在讲究诗歌的音乐美时必须引以为戒的。

 

 

十四、高度概括出真谛

——诗歌的哲理美

 

有一种诗歌,它似乎并没有丰富的想象,但却用极精炼的文字对

客观事物和规律及其认识进行高度集中的概括总结,给人以社会生活的真谛,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被后人反复吟诵和引用,成为永远激励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心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些名诗名句具有特别强大的生命力,是诗歌的哲理美。

看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诗歌的哲理美,来源于作者对客观事物和规律深入细致的观察所形成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方式进行高度集中的概括。这里面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寓理于景象事物之中,如上面所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先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夕阳西下、黄河入海的壮阔画面,然后在此基础上,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后两句出语自然,寓理于景象事物之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包含了多么丰富深刻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哲理!因此被人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而千古传诵。

另一种是纯粹的抽象概括。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此诗就看不到有什么形象描写,纯粹是抽象思维写成。但它却以区区四行共二十个文字的编幅,概括了人生中关于生命、爱情和自由三方面的内容,其内容之丰富,哲理之深刻,实在是其它任何文学形式无法与其比美!且易记,易懂,易唱,动听,格式太严,完全符合诗歌标准的要求,这就是诗歌作为最初最简的一种文学形式有如此强大生命力和魅力之所在。

 


十五、好诗未必尽合律

 

今天,我们作起传统诗词来,往往都是按其格律严格遵守,评审一首诗词也是按其格律严格衡量,似乎不符格律就不是好诗,然而却忘了我们的古人留传下来的一些好诗,往往不符格律,但毫不影响它们成为好诗。

我们或都曾听过《咏》:,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成为被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诗

我们也或能琅琅上口地朗诵《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以上两首诗歌看似多么简单,都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却都能成为好诗,可见好诗不一定都要严格的格律,我们不要被严格的格律束缚了自己的思想。

请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前两句为五言,后两句为六言,均以散文句式表达,既不讲究节奏整齐,也不注意平仄音调,但却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成为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诗。

再看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此诗虽是五言的,却没有严格的平仄限制,而且写了六句,不是通常的四句或八句,但由于该诗亲切而真诚地吟颂了既普通又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再看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诗三百首》把它选入五言绝句,你说它合律吗?诗中的平仄就不合五言绝句的要求,如果让我们后人作此诗,就可能会写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中霜。抬眼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不知这样改写的后果会怎样,但我只知道李白该诗也曾经历代文人修改,但改来改去,还是不如原作那么朴实自然,千百年来流传至今,是人们喜闻乐见广为传诵的不朽名诗,还上了春晚的舞台呢!

在众多优秀的传统诗歌中,不合律的好诗还真不少,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诗三百首》把它选入五言绝句,第三句第二字本该用仄声却用了平声,以致后面平仄都打破原来格式限制。又如李坤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中几乎都没有格律要求,全唐诗把它列入古风。再如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二、三句第二字都用平音,完全没有格律要求,《唐诗三百首》把它选入乐府……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古人在作诗时尚能做到打破格律限制或不拘泥于格律。相比之下,我们今人反而处处受限于格律,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是今人不如古人的地方。记得有一年我出了一本小册子,顺便送了一些给诗友,其中有一诗友就打来电话,说我的一首诗不合律,有“孤平”的毛病云云,而不说诗的思想内容如何,足见我们今人受诗词格律的限制是多么严重!始终不敢跳出老祖先的旧框框,并以其做为评审一首诗歌的标准,思想是多么保守!

好诗未必尽合律。诗词格律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只能说明是什么种类的诗,并不能说明诗的优劣。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诗歌爱好者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我们各级诗歌报刊的编辑先生在评选一首诗歌时,都要敢于冲破格律的限制,以思想内容为重。只有这样,我们今天的社会才会有更多好诗不断涌现出来,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