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小武,每次聊微信都抱怨自己太忙了,简直累成狗。挤公交地铁,吃街头早餐,马不停蹄见客户,一遍一遍写报告,深夜回家倒头就睡,根本没有时间反省自己,好久没有在心里盘算、总结、计划和憧憬自己的未来了。
这很可怕,小武说。
的确,忙到没有朋友尚且情有可原,但忙到找不着自我,就是天大的错。
夜深人静的时候,人最容易沉入心底,与自己对话。考虑棘手的问题,回味无穷的烦恼,思念一个人,想起一件事,为明天的日程发愁,为未来的规划窃喜。
所以,再忙再累,也要把睡前的十几分钟拯救出来,同时也是拯救自己。
人若沉在心底,是顾不上其它的,你可以一心一意地面对自己,没有干扰,没有被打断的借口。所谓心无旁骛,就像将自己关进幽静、与世隔绝的洞窟,惩罚、鞭挞自己。
唯有安静的环境,才具备内省的条件,嘈杂是唤醒心湖的方式,你无法在不断受到打扰的情况下仍我行我素,日常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哪有时间思考自己。只有在夜里,你才属于你自己。
记得读高中时,晚自习之后,学校强制熄灯,辅导员会不定时巡查,督促学生上床睡觉,不允许点灯夜读,一不利于健康,二不利于安全。
这种制度促成了同学们强大的心理活动。躺在黑暗中闭目养神,却并不睡觉,外表安静的像酣睡的婴儿,大脑却异常兴奋活跃。思考不理想的考试,琢磨一道疑难数学题,背一首古诗,默念一个公式。知识的暗流在安静的空气中流转,仿佛氧气的意义,让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希望,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活下去就是考上大学。
长期的在心中复习功课,实际上为自己赢取更多时间,而且这种方式比端坐在空气浑浊的教室更有效,增强了记忆,磨练了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深入内心发现自己。
内省是自我梳理的极好手段,尽管在学生时期尝到了好处,但并没有继续下去。心理活动也是耗费脑力的,没有充足的动力,便没有坚持的必要。
然而,生活是需要内省的,日省吾身是圣人的常规标配,凡人更需要时常练习,在关注外界事物的同时,向内透视,认识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最陌生的恐怕就是自己,因此,内省显得举足轻重,是提高自我、领悟真理的必经之路。认清自己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熟悉自己的优缺点,从强处着手,绕过弱点,避轻就重,发挥自我的最大功效。
了解一个不相关的人,我们会竭尽全力靠近此人,观察一言一行,和他交流,深入他的生活,在他的朋友中攫取信息,从他的往事里搜集片段,最后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格,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但基本的框架应该很容易搭建,这个人就是你心中了解的人了。
而认识自己,却无从下手,往事是你的记忆,一言一行是你思维的外化,生活里全部是你的意志,看起来不需要了解更多,自己就是自己。实际上,你的伪装不为自己所揭露,你的优点被自己无限放大,你的缺点被自己故意隐藏,自己观察自己,是戴着滤镜的所见,是美颜的自拍,并不准确。
借由别人的看法和描述,也不尽然对。人与人之间有利益纠葛,有感情纠纷,所站角度不同,他们眼里的你,也是扭曲变形的替代品。这个时候,你自己不是你自己。
谁也无法认清你自己。
因此,我们要时常内省,带着诚心,带着积极的心态,带着一切向好的意愿。
反省与同事的矛盾,如果一味指责对方,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那你永远是倨傲的一方。实际上,同理心具有积极的反馈,你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对方可能会理解的方式复盘矛盾的过程,也许会发现,你认为的那些委屈和不公,恰恰也出现在对方的心里。矛盾的产生就是各说各理,各有各理,互不相让,最终是双份损失。
内省给了我们明白事理的机会,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内省让我们不浮躁,让我们在关键时期拯救自己。
自己与自己说话,听起来诡异的很,是精神不正常的表现,但自己与自己交谈,是最有效的沟通。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心里反复论争,激辩出更为合理的选择,由获胜方宣布决定。这种民主式的心理活动,关乎自身命运,自然不会马马虎虎,你慎之又慎的选择,应该是最佳答案。
内省也赐予自己无穷的力量。遇到困难时,最快抵达的恰恰是另一个自己。沮丧时,另一个自己为你加油打气,失败时,另一个自己为你安慰鼓励,高兴时,也是另一个自己,在与你同乐的同时,也告诫你乐极生悲的道理。
内省的同时,你是把自己置于险地炙烤,自己制造压力,自己舒缓压力,自己拯救自己,自己创造未来。
社会越发展,时间越发成为奢侈品,我们为俗事所羁绊,不再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思考,反省,深入内心寻找曾经的记忆,睿智的积累,性格的磨砺,渐渐缓下来,停下来,一切都给快速发展洗脑,没有人愿意慢下来,沉入心底。
忙不是借口,任何时候都需要抽空和自己谈谈,梳理往事,反省内心,规划憧憬未来。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打开自我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