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了,怎么爬起来

唐璜

时间:2019年12月02日 .共发184篇. 2关注

最近在问答上总是看到不少朋友在提问,人近中年,欠债几十甚至几百万,还有可能翻身吗?我想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有资格回答的,到目前为止我在创业的路上也是三起三落,而且当下正处于谷底,外债一百四十万。我还是从头说起吧!

我2005毕业于一所211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因为酷爱中文,毕业时考取了一所普通高校的现代文学专业读研,2008年毕业后进入一所高校教书,合同四年,合同未满,因为和一个颇有背景的学生产生矛盾,被迫离开,从此开始了创业之路。

其实当时按照大多数人对我的规劝,我完全可以再选择一所高校继续我的教书生涯,一来近些年教育发展势头迅猛,研究生学历经过四年已经沦为臭大街的文凭,因为当初进的高校还不错,自身不愿意退而求其次,所以还是选择创业。

th(22).jpg

我成长于苏北农村,家境贫寒,教书几年的收入除去还了当初的助学贷款所剩无几,幸好同学中有家境比较殷实的同学,看中了我的口才和社交能力,所以拉我合伙,于是我一脚踏入了一窍不通的化工行业。

我们是从乡镇企业做起的,之所以选择化工行业,是因为就算不说当初,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塑料原料百分之七十依旧依靠进口,我们做的就是塑料原料PP,先期准备投资2000万,可是问题来了,我同学手里仅有400万,除了贷款别无选择。至此我开始发挥优势,到银行谈信贷,因为当年还存在企业联保政策,我们首先注册了一个小型服装厂,然后以此联合了当地几家不大不小的企业,挂了振兴乡镇企业的名头,地方政府也积极帮忙斡旋,两千万贷款居然谈成了。

犹记得贷款批下来的前一天,地方行行长,信贷部主任电话通知,明天中午十二点农家乐见,手抖得手机都差点拿不稳了。第二天的农家乐也是我初次创业的成名之战,在那个饭桌上不知是谁将两瓶苏酒倒进了八个高脚杯,而后众人起哄,八杯酒就是两千万,喝到几杯给多少钱,我同学本身不喝酒,同时我是技术股的身份,所以责无旁贷,起身一杯杯干掉了两斤白酒。很可惜,因为后来创业的起伏经历,我的确已经忘记了当初那八杯白酒下肚后是个什么感觉了。

th(21).jpg

钱到账之后,我们兵分两路,我同学负责工厂基建,我负责人员架构,我马不停蹄赶到高校进行校招,之后将人员先期安排到附近几个市的大型化工厂进行学习,其实就是让这些新人到人家工厂去应聘,我这边额外发工资。

半年后工厂建好,人员技术基本熟练,应该进入投产环节了,我们突然陷入新的困境,工厂建设预算超标,我们手头没有原料货款了。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再次分工,我同学负责筹集资金,我则负责去谈原料。梧桐树招凤凰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我很快谈妥了一家原料供应商,愿意以原料出资的方式分享产品抽成,已经别无选择,我们就这样上马了。

此时是2010年秋天,到了2011年五月份,我们已经还清了银行贷款,而就在此时危机也开始显现,就在这个时候,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迅猛,但凡手里有俩钱的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放贷,我们当时现金流充足,我同学背着我选择了放贷,或许是因为干实业真的太累了,而且利润并不如我们预期的那么丰厚,我知道之后和他大吵一架,而后分道扬镳。

这是我第一次创业失败,并没有背任何外债。

我已经面临三十而立的尴尬境遇,权衡再三之后南下,到了台商云集的昆山,因为对那里的环境并不熟悉,而且我是学文的,对于实操技术并不掌握,所以只能通过应聘了进了一家知名的企业做文员。好在在文员阴盛阳衰的环境中男性还是占据一些优势的,而且我会开车,酒量好,口才更好。短期内一再升迁,做到了总经理特助。

此后的经历也不知是运气还是注定,苏州大学多少年校庆我不记得了,老总是台湾东吴大学毕业的,他说在台湾大家都认定苏大是东吴的前身,所以母校校庆他必然要参加,我作为司机加特助肯定是要同行的。就在苏大校庆后的晚宴上,老总带我敬酒,席间有苏大文学院的元老级教授在,我读研的导师就是老教授的学生,老教授偶见我这个徒孙不免在老总面前美言了几句。

成功.jpg

从苏州回昆山不久老总就安排我去考察市场,希望我能找到某种商机,我知道机会来了,而且我已经在昆山呆了半年多,虽然对企业运营管理,生产流程一窍不通,但是对于后勤管理和员工动态已经摸得一清二楚。昆山这个地方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一来因为各工厂机床操作技术雷同,在一家公司学会技术几乎能吃遍整个出口保税区;二来工人年龄层次和学历层次偏低,严苛的管理制度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往往危及他们的耐性;三是昆山本来就存在一种职业,类似于职业介绍所,但实际上却是聚龙一批熟练工,不定期向各公司输送临时工人这么一个行当。我调研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工人不愿意长时间呆在一家公司的原因居然有一个共同点,公司的员工餐太差。

2014年是网文爆发,且也是走向末路的节点,大神们的作品动辄都是几百万字,那个时期也都是收尾的时候,我每天还在为了百十块钱的收入在键盘上飞快敲打着,我手关节的骨质增生就是那两年留下来的。

我的信誉应该是比较好的,千字价格一点点上涨,而且编辑也开始给我派发一些质量较高的续写稿件,但是说实话,我对于玄幻类的东西始终无法融入,但是玄幻类的价格又是最高的,我强迫自己在一点点的空闲里阅读玄幻作品,然后快速模仿别人的风格。

而我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终年不见阳光,我开始掉头发,牙齿有松动的迹象。身边的朋友开始劝我,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必须得找一个正式得职业。其实我也意识到了网文已经在走下坡路,但是我不敢贸然停止,先是在网上发布了自己得简历,骑驴找马吧!

不想很快就接到了南京一家培训机构的面试电话,我实在是没想到,在学历已经不值钱的当下,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却还是有些分量的,我赶赴南京面试,而对方开出的工资也让我大吃一惊,以我一天都没有涉足教培行业的资历,对方竟然愿意开出一万八的底薪,或许是因为我的专业功底还在(面试前做了一张英语试卷),或许两年窝在家里我太愿意倾诉,而我的口才并没有因为两年多不曾与人交流而退化,总之双方都满意。

可就在这个当口,我已经会说话的儿子却表现出了对我的依恋,到南京两个小时的高铁外加一个小时的汽车车程不具备我每周能见到他的条件,毕竟教培行业的工作时间是紧张的,幸而我的脑子在网文的写作中锤炼的还算灵活,我首先考虑的是难道我老家就没有教培行业了吗?

果然有,搜索一同之后找到一家比较知名的连锁品牌投了简历,也很快收到了回复,面试也是一切顺利,只是待遇较南京天差地别,但是我已经非常满意,毕竟能陪着我儿子一起成长。

我一脚踏进了教培界,而且立即意识到这是适合我的行业,首先,我的口才在面对家长的时候能发挥出常人不具备的优势;其次我的专业功底能迅速征服学生;虽然我的年纪在教培界已经偏大,好在我的心态还年轻,能迅速和年轻人打成一片,我就这么在这个行业扎了根。

与此同时我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小我近十岁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我兢兢业业地谈家长,教学生,顺便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也没有耽误升职加薪,更重要的是我的教学口碑在不断扩散,很快征服了一些学员家长,也为我第三次创业埋下了伏笔。

在我进入教培界一年后,因为我本身精通教学,因此很快就掌握了这个行业的规律的运作模式,就在此时,有学员家长辗转找到我表明了有意进驻这个行业的想法,一拍即合,我办理了离职,开始筹备自己的品牌和校区,但是我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一切都是基于口头的约定,没有任何落实到文字的协议,这也是我第三次跌倒的引信。

校区落成,从选址,规划,设计,一切大小事务都是我亲力亲为的,运营初期,仅以我的教学名头就在当地是一块金字招牌,宣传,招生,招聘,培训,上岗,咨单,排课,教学跟踪,服务追踪,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一切水到渠成。

按照我的规划,这个品牌应该不断扩散,然而矛盾随即出现,因为这个行业的现金流是庞大的,但是一般人难以理解,教培行业的现金流是预售收入,它要通过长期教学进行消耗的,也就是说现金流并不等于实际收入,但是合伙人却并不理解。

我急于扩张,但是又无法说服合伙人,我只能硬着头皮开始迈出扩张之路,也因此开始举债(因为原始校区是合伙制)。我在半年之内完成了三家校区的扩张,但是我自身的问题开始暴露,第一,没有多校区经营经验;第二,单校区经营模式的复制忽略了地域特点;第三,人员培训不到位;第四,另外三家校区偏离原始校区太远(千里之外的城市),地域红利为零。

很快问题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合伙人提出让我坚守原始校区的要求,而另外的校区没有我的现场指导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根本无法复制原始校区的辉煌,而且立即就走进了死胡同,三家校区要么持续亏损,要么只能开出工资;而原始校区也很快借口将我踢出局。

几乎就在同时国家开始规范教培行业,各个校区进行办学许可证申办,而消防,安全等各方面漏洞也相继显现,验收不过,面临关停的局面。

此时我已举债近百万。

我也面临女朋友提出分手的局面,面临债权人对我未来的质疑,因此开始感情攻势,希望能收回欠款,我在授课之余就在无休止地和不同的债权人沟通,协商,希望他们能相信我,给我时间,因为我相信只要坚持,只要努力,结果总归是好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